对你的想象 正片

分类:剧情片 2024

导演:迈克尔·肖沃特   

剧情介绍

## 对你的想象 书房的窗棂上爬着今年的第一片爬山虎,嫩红的卷须蜷在玻璃上,像谁遗落的一缕发丝。陈则之摘下眼镜,用指腹揉了揉酸胀的眼窝。台灯的光晕落在摊开的牛皮纸信封上,边角已经泛黄发脆,是他今早整理旧书时从《西方哲学史》的扉页里抖出来的。 信封上没有收信人地址,只在右下角用钢笔写着“致林晚”。字迹是他二十八岁时的——那时总爱把“晚”字的最后一笔拖得很长,像要把漫漫长夜都兜进笔画里。 他记得那个下午。图书馆三楼靠窗的位置,林晚正低头抄笔记,阳光透过梧桐叶的缝隙,在她发梢缀了几点碎金。他抱着刚借来的黑格尔,犹豫了三趟才敢走过去,指节叩了叩桌面:“同学,你掉的书签。”那是枚银杏叶形状的铜书签,边角被磨得发亮,后来他才知道,那是她祖母留下的东西。 信封里是三张泛黄的稿纸。他展开时,纸张发出轻微的“簌簌”声,像枯叶在风里低语。第一页写着:“见字如面。昨夜整理旧物,翻到你借我的那本《雪国》,夹着半张电影票根,是一九八七年三月五日的《罗马假日》。你总说赫本的眼睛像浸在水里的黑曜石,可我觉得,你的眼睛才是——”写到这里,钢笔水突然洇开一大团,把“眼睛”两个字晕成了模糊的蓝黑色,像一滴没忍住的泪。 陈则之的指腹轻轻抚过那团墨迹。他想起分别那天,也是这样的三月,细雨濛濛。林晚站在站台的雨棚下,围巾被风吹得贴在脸颊上,她把那枚银杏书签塞进他手里:“陈则之,我们都会成为更好的人。”他看着火车带走她的身影,手里的书签凉得像块冰,直到那时他才发现,自己连一句“等我”都没敢说出口。 后来他成了大学教授,讲康德的纯粹理性,讲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,却再也没遇见过一个能在图书馆里和他讨论三小时“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”的姑娘。同事们说他孤僻,学生们说他严谨,只有他自己知道,心里某个角落永远停留在了二十八岁的那个下午,阳光正好,她低头抄笔记时,睫毛在纸上投下的浅浅阴影。 稿纸的第二页写着:“去年在学术会议上遇见北师大的周教授,他说你现在在慕尼黑大学教比较文学,研究里尔克。真好,你总说里尔克的诗里有‘对存在的温柔追问’,如今你终于可以把这份温柔说给更多人听。” 陈则之起身走到窗边,楼下的香樟树抽出了新芽,嫩绿的叶子在风里轻轻摇晃。他想起五年前在海德堡的街头,偶然看见一个穿米白色风衣的女人,背影很像她。他跟着走了三条街,直到她在一家旧书店门口停下,转身时,他却突然不敢再看——他怕那不是她,更怕那是她。原来这么多年,他早已把所有关于重逢的想象,都小心翼翼地藏在了“更好的人”这句话里。 最后一页只有一行字,墨迹淡得几乎要看不清:“如果重逢,我想告诉你,这些年我走过很多地方,见过很多风景,可所有风景里,最清晰的,还是你。”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,西天浮起一抹淡粉的晚霞。陈则之把稿纸折好,放回牛皮纸信封,又将信封夹回《西方哲学史》的扉页。书脊上的烫金字母在台灯下泛着微光,像他从未说出口的那句“我也是”。 或许想象本就是最好的结局。他不必知道她如今鬓角是否有了白发,不必问她是否还记得那半张电影票根,不必纠结当年若勇敢一点会怎样。因为在想象里,她永远是那个站在图书馆窗边的姑娘,发梢有碎金,眼里有星光,而他永远是那个抱着黑格尔、心跳如擂鼓的年轻人。 这样就很好。他重新戴上眼镜,翻开桌上的《存在与时间》,书页间似乎还残留着银杏叶书签的淡淡铜锈味。窗外的爬山虎又悄悄舒展了一寸卷须,像在替谁,轻轻握住了这漫长岁月里,未曾褪色

分集剧情

评论加载中...
加载中...

Copyright © 2015-2020 All Rights Reserved